5.24 周六|Tabla鼓声中的蒙古骏马
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即兴音乐会,胡格吉乐图与比瓦卡·乔杜里,蒙古骏马将在印度Tabla鼓的节奏中自由飞驰。
但印度Tabla鼓与蒙古马头琴,并不是第一次相遇。也许早在16世纪,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王朝兴起时,它们就曾亲密合鸣。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300年,直到19世纪中叶,英国殖民者来,在东印度公司的干涉下,才寿终正寝,而你知道“莫卧儿”,就是“蒙古”的转音吗?它的创立者,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代,是蒙古察合台汗国的贵族。
谁说在莫卧儿皇帝的宫廷乐队里,马头琴就不会和Tabla鼓相遇呢?
西亚南亚繁复的节奏型和独特的音色控制,使得Tabla鼓在各种复合节奏的律动里,自由如谜。而马头琴和蒙古音乐的旋律,在几个世纪里被草原的风与戈壁的沙打磨拉长,同样拥有九天翱翔的翅膀。偏偏曾经游走世界的胡格吉乐图,拥有极好音乐品味和中国少见的即兴能力,而比瓦卡·乔杜里,这位远涉重洋来访中国的印度友人,亦是无界行走,跨越国境和各路好汉过招无数。他们的唱和,怎可能不精彩?
基于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的跨界即兴,在中国仍然是少见的。而这一场,是高手与高手惺惺相惜的玩乐碰撞,最终究竟是印度的?是中国的?是蒙古的?还是世界的?只有在现场,让马头琴、潮尔、呼麦、吉他与Tabla鼓点的音波击中你,在每一寸肌肤震荡你,你才能找到共振于心灵的奇妙答案。
——宁二
【嘉宾介绍】
胡格吉乐图
内蒙古扎鲁特人,出生于音乐世家,自幼学习传统蒙古音乐。擅长马头琴、吉它、胡笳、演唱呼麦。
2005-2009担任杭盖乐队马头琴师;2009组建阿基耐乐队,每年带领乐队参加国内外各类音乐节和巡演;2009年开始参加大忘杠乐队和旅行者乐队演出;2019年底组建Gaal乐队。
胡格吉乐图现居燕山脚下。他会经常在山野间即兴演奏和录音,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。这已经成为他分享音乐的生活常态,人与器乐真切地连接,音符自然地流淌,代替了钟表,成为时间的标记。
“对我来说音乐是身体的一部分,是每天的生活里感受到的东西,你的身体里装了什么,你就呈现什么。”
——胡格吉乐图
比瓦卡·乔杜里(Bivakar Choudhury)
比瓦卡·乔杜里是一位出色的塔布拉鼓演奏家,有着精确的节奏和节拍感。作为伟大的塔布拉鼓音乐大师扎基尔·侯赛因的追随者,他完全继承了恩师的包容度和风格多元化。他在印度传统古典音乐里造诣非凡。在印度和海外的不同音乐会和音乐节中广泛演出,包括在中国与吴蛮及丝绸之路乐团的合作。他也熟悉其他的打击乐器,如吉布提、孟加拉Khol、Dhak、Tamborin和弹拨乐Santoor。他曾学习四种不同流派(Gharana)的塔布拉鼓:旁遮普派、法鲁卡巴德派、瓦拉纳西派和德里派。
比瓦卡先生曾在印度德里公立学校和GD Goenka世界学校担任音乐教师,并担任IB员工,教授手鼓和其他打击乐。目前担任位于上海的花旗艺术基金会的常驻艺术总监。
印度音乐的特点是即兴,每一次现场都会因为参与的音乐家不同,从而糅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与创意而产生不同的效果。比瓦卡先生在中国期间,已活跃地参与到本地的跨界或前卫即兴音乐之中。他与伊朗的自由即兴单簧管当红新秀Hadi Marvian、日本的爵士吉他高手片冈知志(Satoshi Kataoka)、从英国伦敦远道而来的长笛大师Paul Cheneour,法国乌德琴演奏家Pierre Brahin,中国民谣原创音乐人大博等,都有过精彩的现场合作。
有任何疑问,欢迎联络微信小助手👇
关于 Indie胶囊
一起创造,感受有品质的音乐现场。